🤯 為什麼我們總在假裝沒事?揭開情緒防衛面具
大家應該都有這種經驗:被同事甩鍋當下笑著說「沒關係」,回家卻摔門踹椅子;失戀時裝豁達說「下個會更好」,半夜卻躲在被窩偷哭。其實這些都是「心理防衛機制」在搞鬼!
🛡️ 情緒防護罩的兩面刃
就像騎機車要戴安全帽,大腦也會自動開啟保護模式:
- 把「太痛的情緒」鎖進心底地下室(像是被分手還愛裝瀟灑)
- 用「替代情緒」掩蓋真實感受(比如用暴怒掩飾受傷)
- 啟動「情感麻痺模式」(對所有事都冷漠無感)
但長期壓抑就像把垃圾堆在房間角落,等發霉長蟲才發現根本清不掉!最近就有個台中網友分享,她三年沒哭過,結果在超商因為店員找錯50元崩潰大哭半小時…
🔥 拆解「氣到想揍人」背後的真相
情境劇場:阿明在Line群組被同事噹爆
- 表面情緒:握拳飆髒話「乾!林北明天就離職」
- 原始情緒:手指發抖覺得「原來大家都不信任我…」
- 隱藏傷口:想起小學時作業被同學嘲笑的陰影
💡 處理「火大情緒」三步驟
- 拿出手機錄音對自己吼完所有不爽(記得關靜音房)
- 用第三人稱寫故事:「有個可憐傢伙今天被同事欺負…」
- 泡杯熱烏龍茶慢慢喝,等心跳降下來再分析
😢 允許自己「廢到發霉」的勇氣
去年台南大地震後,心理師發現很多災民會:
- 強迫自己「要堅強」反而更憂鬱
- 偷偷收集災區碎瓦片(潛意識不願接受現實)
- 對救災人員亂發脾氣(其實是自責沒保護家人)
🌧️ 悲傷修復進度條
階段 | 正常反應 | 危險警訊 |
---|---|---|
1-3天 | 吃不下/失眠 | 出現幻聽 |
1週 | 突然大哭 | 完全沒表情 |
1個月 | 能談論事件 | 拒絕出門 |
3個月 | 恢復日常 | 體重驟降 |
▶️ 如果卡在某階段超過兩週,務必找1925安心專線
✍️ 台版情緒急救包(親測有效)
便利商店版
- 買包科學麵用力捏碎(聽碎裂聲超療癒)
- 把煩惱寫在發票背面投捐贈箱
- 跟店貓說心事(牠真的會喵喵回應!)
機車族限定
- 戴全罩安全帽盡情罵三字經
- 油門催到底大喊「啊~~~」
- 停在河堤看夕陽(記得熄火)
🌈 接納脆弱的魔法時刻
高雄早餐店阿姨教我的秘訣: 「就像做蛋餅會破皮,人生哪有不烙痕的? 重點是裡面的餡料有沒有對味啦!」
當你允許自己:
- 在KTV把《浪子回頭》唱到走音破嗓
- 吃火鍋故意把芋頭煮到化在湯裡
- 看完《鬼家人》在影廳哭到用光衛生紙
這些「不完美的樣子」,才是真正活著的證明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