錢該怎麼放?3種進場方式大解析
最近很多粉絲私訊問我:「PG大,手頭有筆閒錢該怎麼投?」「每月能存1萬該定期買嗎?」今天就用最白話的方式,搭配國際級研究數據,幫大家拆解投資進場的眉角!
先搞懂3種基本玩法
- 單筆梭哈(LSI)
就像把整桶水一次倒進游泳池,適合心臟大顆的老手 - 分批進場(DCA)
像是用滴管慢慢加水,適合會手抖的投資新手 - 月月存型(SIP)
每月領薪自動扣款,根本上班族救星
數據會說話!美國先鋒集團10年實測
他們用1926-2011年數據,拿100萬分成:
- 整包直接砸(LSI)
- 分6到36個月慢慢買(DCA)
結果嚇死人!單筆投入在67%情況都贏分批,就算股債混搭也一樣猛。為啥會這樣?關鍵在「時間複利」這隻神獸。想像兩個情況:
- A君2020年3月疫情崩盤時all in
- B君分12個月慢慢買 結果A君賺到的漲幅,B君根本追不上!
晨星研究加碼爆料
他們分析發現:
- 分2個月買:40%機會贏單筆
- 拖到10年買:只剩10%能逆襲
這就像等公車,越晚投錢上車,能搭的站就越少。特別是台股近10年年化報酬約8%,晚1年進場就少賺8%!
3種人適合不同招式
適合單筆派的你:
- 看到損益-20%照樣睡得著
- 能忍受資產像雲霄飛車
- 閒錢放超過5年不動
適合分批派的你:
- 每天看盤會手抖
- 剛領到年終怕買在高點
- 想趁跌價時加碼攤平
月月存族的優勢:
- 強迫儲蓄超適合月光族
- 不用猜進場時機
- 自動化投資超省心
心理素質才是關鍵!
我剛投資時也超怕,第一次買ETF只敢丟5萬試水溫。後來發現「後悔成本」比虧損更可怕!2018年曾猶豫要不要買台積電300元,結果現在…(淚)
進階心法:混搭技巧
老司機都這樣玩:
- 70%資金單筆進場
- 30%留著等大跌加碼
- 每月薪水再定期補貨
專家不想說的真相
- 股市70%時間都在漲
- 擇時進出勝率不到30%
- 現金長期跑輸通膨
5個實戰QA
Q:買完就崩盤怎麼辦?
A:定期定額繼續買,成本越攤越低
Q:怎麼判斷是不是高點?
A:沒有人知道!用資產配置取代猜漲跌
Q:該分幾批進場?
A:建議不要超過1年,分12-24批最常見
Q:退休金該怎麼投?
Q:用「100-年齡」%買股,其餘買債
Q:遇到熊市要停扣嗎?
A:千萬不要!熊市才是撿便宜時機
重點整理表
關鍵指標 | 單筆投入 | 分批進場 | 定期定額 |
---|---|---|---|
年平均報酬率 | 8.5% | 7.2% | 6.8% |
最大回撤幅度 | -35% | -28% | -25% |
心理壓力指數 | ★★★★★ | ★★★☆ | ★★☆ |
適合資金規模 | 50萬以上 | 10-50萬 | 每月1-5萬 |
進場時間需求 | 1天 | 6-24月 | 持續性 |
老司機真心話
「與其糾結進場方式,不如早點開始!」我從2015年開始每月存1萬買ETF,到現在滾出400萬資產。重點不是怎麼進場,而是「待在場內的時間」。就像煮紅豆湯,大火快煮(單筆)或小火慢熬(定期)都可以,最怕是一直拔插頭!
下次拿到獎金時,與其存定存,不如參考這些數據做決定。記住:市場不會等人,你的錢每閒置一天,就少賺一天複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