奧運級醫師警告:9成人都喝不夠!運動補水完整攻略
為什麼你總是補水失敗?3秒檢測法大公開
💦尿液顏色檢測法
把你的小便當成健康晴雨表!正常應該像「檸檬汁」淡淡黃色,如果變成「蘋果汁」深黃色,代表身體已經缺水到危險邊緣。顏色越深越要趕快補水,看到「可樂色」可以直接去掛急診啦!
⚖️體重差檢測法
運動完量體重發現掉3公斤?別爽太早!這根本不是燃脂,根本是「脫水脫到變人乾」。醫師建議運動前後體重差要控制在「半瓶礦泉水」的重量(0.5公斤內),超過就要狂補水!
👅舌頭狀態檢測法
把舌頭伸出來照鏡子!健康狀態應該像「新鮮草莓」粉嫩水潤,如果變成「白粉粿」又乾又澀,口水還黏答答,快點拿起水壺就對了!
運動前中後補水7大招(多數人只做到第1點)
-
起床先乾兩杯
早上刷完牙先灌400cc溫水,就像幫身體「開機暖車」,醫師提醒這招能預防運動時突然抽筋! -
水壺要帶「胖胖瓶」
選1000cc大容量水壺超重要!別帶那種「喝咖啡用的小可愛」,運動時每15分鐘就要補1/3瓶(約150cc),小瓶子根本不夠喝! -
黃金喝水時間表
- 運動前2小時:先喝1瓶養樂多瓶的量(500cc)
- 前30分鐘:再補1罐鋁箔包果汁量(300cc)
- 運動中:每15分鐘喝3-5口(100-150cc)
- 結束後:喝到尿液變淡黃色為止
-
爆汗族要喝「鹹水」
跑馬拉松或打籃球超過1小時?快換成運動飲料!但記得要「加水稀釋1:1」,不然糖分太高反而越喝越渴! -
冰水溫水這樣選
大太陽底下運動:喝8-15度冰水降溫最有效
寒流天晨跑:改喝40度溫水暖身不傷胃
醫師強調:「喝對溫度比喝什麼溫度更重要!」 -
咖啡奶茶是地雷
運動前喝拿鐵=自找脫水!咖啡因會讓小便像水龍頭關不住,醫師親測喝1杯咖啡要多補2杯水才夠! -
宵夜場補水秘技
晚上運動完別猛灌水!改吃「西瓜、小黃瓜」等高水分水果,既能補水又不怕半夜跑廁所
運動飲料隱藏版喝法
🚴♀️低強度運動
騎Ubike、散步等流汗少的情況:純水+香蕉1根就夠
🏃♂️高強度訓練
重訓、間歇跑等爆汗情況:自製「鹽糖水」(500cc水+1小撮鹽+5g蜂蜜),比市售飲料更健康
⚠️危險警訊
運動後頭痛想吐?可能是「水中毒」!醫師提醒每小時喝水別超過1000cc,要「少量多次」慢慢喝
冰水迷思破解
❄️喝冰水會傷身?
醫師打臉:「運動時喝冰水反而能降核心體溫!」但從冰箱拿出來要放5分鐘,等「瓶身冒水珠」再喝,避免刺激喉嚨
🔥要喝溫水的情況
- 氣喘患者運動時
- 生理期期間健身
- 感冒後恢復訓練
最後提醒!超過50歲的運動族要「提前補水」,因為口渴感覺會變遲鈍,等想喝時通常已經脫水2%以上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