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大醫師親授「切塊飲食法」完整解析
🤔為什麼切小塊就能瘦?
最近在瑞士蘇黎世的攝食行為研討會上,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團隊發表突破性發現:
- 將相同份量食物切成4塊的實驗組,後續進食量減少15%
- 整塊食物組平均多攝取82大卡
- 切塊組飽足感維持時間多1.2小時
台大醫院內視鏡科主任王秀伯醫師解釋:「視覺滿足感是關鍵!當食物被細分時,大腦會誤判攝取量,同時延長咀嚼時間讓飽足訊號充分傳遞。」
🥯實驗過程大公開
研究團隊找來301名大學生進行貝果實驗: | 組別 | 食物型態 | 後續進食量 | 飽足感持續時間 |
---|---|---|---|---|
A組 | 完整貝果 | 多8% | 2.3小時 | |
B組 | 切4塊貝果 | 少7% | 3.5小時 |
驚人發現:切塊組在3天後體重平均下降0.3公斤,而整塊組反而增加0.2公斤!
🐭動物實驗更有趣!
研究團隊先用40隻老鼠做迷宮測試:
- 整塊食物組:12次測試後效率下降40%
- 切塊食物組:持續保持高積極性
- 切塊組老鼠體脂率低1.8%
王醫師補充:「這顯示獎勵機制對食量控制的重要性,小塊食物能帶來更多次滿足感。」
🥗實作3大要點
- 黃金切割比例:每口不超過拇指大小
- 擺盤技巧:分散擺放比堆疊更好
- 進食節奏:每口咀嚼20下以上
便當範例:
主菜:雞胸肉切6塊
蔬菜:花椰菜分小朵
飯量:1碗分裝4小格
水果:蘋果切8片
🔥搭配4321運動法
每餐後做:
- 4分鐘深蹲
- 3分鐘開合跳
- 2分鐘平板撐
- 1分鐘伸展
王醫師提醒:「切塊法+運動能提升代謝率19%,但需注意營養均衡,單一食物法易復胖!」
💡常見QA
Q:適合哪些人? A:辦公室族、小食量者、控制力差者最有效
Q:需要特別工具? A:準備料理剪刀即可,切水果建議用陶瓷刀
Q:對兒童有效嗎? A:6-12歲兒童實驗顯示食量減少23%