補給品別亂吞!中醫師教你挑對不傷身
最近超多人在問:「為什麼我喝養生茶反而拉肚子?」、「吃補品怎麼越補越虛?」原來問題出在「體質不適合」跟「成分沒看懂」這兩大關鍵!
這些常見漢方食材你真的喝對了嗎?
▍紅棗枸杞不是人人行
- 上班族最愛的養氣茶(紅棗+黃耆+枸杞)屬溫補型
- 但手腳冰冷+易疲勞的人喝會更累
- 中醫師建議加3片薑平衡屬性
▍羅漢果薄荷超夯但超挑人
- 直播主瘋買的「護嗓神飲」其實超寒涼
- 喝多會胃痛+經期不順
- 每喝3天要停1天,搭配紅棗桂圓茶中和
地雷成分小心踩!市售補品5大隱藏危機
- 板藍根+魚腥草組合:感冒時喝OK,平常喝多會破壞腸道菌
- 濃縮西梅汁:號稱助排便,其實糖分超高
- 桑葉萃取物:跟降血糖藥一起吃會頭暈手抖
- 複方草本:超過8種成分的產品,過敏機率暴增3倍
- 太空包裝:沒防腐劑卻能放半年?小心輻射滅菌破壞營養
中醫師獨門挑選心法
▍3步驟自我檢測
- 喝完30分鐘內是否口乾舌燥?
- 排便從正常變水瀉?
- 晚上翻來覆去睡不著?
只要中1項就代表體質不合,要馬上停喝!
▍看懂成分表關鍵字
- 「性平」食材最安全:茯苓、山藥、蓮子
- 「膠原蛋白」要配維他命C:單喝吸收率不到30%
- 「濃縮」≠有效:過度加工反而破壞植化素
懶人包這樣挑就對了
▶️ 辦公室族選紅棗+黨蔘+麥門冬組合,補氣不上火
▶️ 健身族要加刺五加+瑪卡,但高血壓不能碰
▶️ 更年期適合黑豆+百合+浮小麥,安神又助眠
最後提醒!連續喝超過2週一定要換配方,就像衣服要換季,身體也需要不同營養組合啦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