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破解異位性皮膚炎!避開這些「癢癢食物」連類固醇藥膏都能戒掉
先講重點:最近門診遇到超多「抓到破皮」的皮膚炎患者,十個有八個都跟這三件事有關👉熬夜追劇、壓力爆表、亂吃美食!今天就來教大家不用擦藥膏的養膚秘訣~
🚨為什麼皮膚問題都怪「肝」?中醫師解密身體警訊
在中醫理論裡,「肝」不只管解毒,還負責調節全身氣血!像是:
- 晚上1點後還追劇不睡覺
- 工作壓力大到天天胃痛
- 遇到鳥事憋著不發火 這些都會讓「肝氣鬱結」,皮膚就會用紅腫癢、脫屑流湯來抗議!
真實案例:前陣子有個研究生妹紙,趕論文連續爆肝3天,整片後背抓到像烤焦的吐司,類固醇藥膏3天擦完1條!後來配合調整作息+忌口,現在連保養品都敢擦啦~
🌶️皮膚科公認「超癢食物清單」快截圖!
這些食物會讓皮膚「越吃越癢」,特別是異位性皮膚炎體質的人:
食物類型 | 地雷舉例 | 為什麼不能吃? |
---|---|---|
燥熱系 | 麻辣鍋、羊肉爐、炸雞排 | 加速體內發炎反應 |
過敏原 | 帶殼海鮮、芒果、花生 | 誘發免疫系統攻擊 |
高組織胺 | 起司、香腸、番茄醬 | 直接引發搔癢感 |
刺激性 | 酒精、濃咖啡、冰品 | 破壞皮膚屏障功能 |
小技巧:如果不知道對什麼過敏,連續三天記錄飲食,每次癢癢大爆發時往前推24小時吃了什麼,超準!
💦環境保養5大招!冷氣開幾度最剛好?
異位性皮膚炎最怕「外濕內燥」,這些日常細節要注意:
- 冷氣設定:26-28度+濕度50%最舒服(買個電子溫濕度計放床頭)
- 流汗處理:用按壓方式吸乾汗水,千萬別來回摩擦
- 洗衣精挑選:無香料、無螢光劑的嬰兒用款最安全
- 燒香拜拜:盡量遠離煙霧,改用電子燈籠或鮮花供奉
- 寢具清潔:每週用55度熱水洗枕套,塵蟎死光光
進階版:在辦公室放件純棉薄外套,進出冷氣房時避免溫差刺激皮膚~
🌿中醫調理三階段!這些茶飲可以天天喝
想要徹底改善皮膚問題,「內外兼修」才是王道:
階段一:急性發作期
- 金銀花薄荷茶:消炎止癢(但脾胃虛寒的人要減量)
- 燕麥粥:修復皮膚屏障
階段二:穩定保養期
- 四神湯:加強脾胃功能
- 紫蘇葉泡澡:改善乾燥脫屑
階段三:預防復發期
- 百合枸杞茶:寧心安神助眠
- 穴位按摩:每天按壓曲池穴+血海穴各3分鐘
❗最重要卻最常被忽略的「隱形殺手」
臨床發現有7成患者都是因為這些原因復發:
- 追劇看到凌晨3點(藍光刺激+睡眠不足)
- 失戀狂吃巧克力(糖分加速發炎)
- 健身後喝乳清蛋白(乳製品引發過敏)
- 換季沒換保養品(成分太複雜)
醫師小叮嚀:皮膚狀況穩定後,可以每週設定1天放鬆日,吃點想吃的食物,但要控制在「3口原則」不過量~
📌重點整理懶人包
- 晚上11點前躺平,比擦什麼藥都有效
- 避開發酵食品和加工肉品
- 流汗要立刻用「按壓」方式處理
- 每季做1次「飲食排除實驗」
- 中藥調理至少需要3個月週期
最後提醒:如果皮膚已經抓到流組織液或發燒,一定要先找皮膚科醫師處理傷口,再搭配中醫調理才會事半功倍喔!